中国 太原
          互联网 + 智慧产业园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服务热线: 0351-7969335
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 

倪日北:小园区实现大价值

2019-01-16 17:20来源:山西经济日报作者:姚凡网址:http://epaper.sxrb.com/shtml/sxjjrb/20190115/875756.shtml

m_924cbf40fc6306ccfddabc67ca9e46a9.jpg

打造“高精专”企业,在产品研发上瑞飞做到精益求精。山西经济日报记者 姚凡 摄


      有这样一组数据记录了一位民营企业家、一个智慧产业园区的奋斗之路。占地36亩,2017年亩均销售收入1726万元,亩均实现利税57万元;2018年,产值达10亿元,亩均销售收入2873万元,亩均实现利税88.8万元。


      太原智慧产业园区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日北笑谈:“在中国估计难找那么小的产业园,也难找到如此小却能实现产值10亿元的产业园。”


      这就是国家火炬计划迎泽产业基地太原智慧产业园区,产业方向主要是引进和培育“人工智能”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,以技术研发、成果转化、应用推广为目标,建设以新技术、新产品研发的特色产业基地。


      说起智慧园区的掌门人倪日北,他就是一部民营企业家的奋斗史书。1987年,17岁的倪日北,怀揣着梦想从浙江瑞安来到太原。


      刚开始,作为瑞安一家小型机械厂的业务员,负责推销炊事机械。但仅一年,倪日北所在的企业倒闭。何去何从,回瑞安?还是留在太原?成为倪日北必须面对的问题。


      “我是个不服输的人,这样回去总感觉无颜见江东父老。一定要留下来,而且还要干出一番事业。”倪日北感慨,有了这个决定才成就了今天的我。


      摸爬滚打了几年后,1992年,倪日北在五一东街租了间3平方米的门店。“企业要发展,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,有自己的技术支撑,有自己的抗风险资本。”1996年,倪日北开始了由销售向生产企业转变,从开始的模仿向创新转变。


      奋斗结硕果,山西瑞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立。“那是一段非常艰苦的奋斗历程,既要生产还要销售。没有休息日,没有节假日,甚至大年三十的晚上,我依旧奔波在路上。”倪日北感慨。


      此时的瑞飞已经拥有了固定的研发人员,制造工匠,并成为集食品机械研发和制造于一体的高薪技术产业,产品已经销往全国。


      创业之初,瑞飞的厂房设立在太原龙堡村的民房里。随着企业发展,现有厂房生产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。小规模的作坊难有大发展,必须实现集约化、大规模生产,瑞飞搬迁到迎泽区王家峰。此后,瑞飞进入高速发展时期,产品销往美国、非洲、东南亚等国家。


      “在创业过程中,我经历两次困境,关键时刻,总有国家相关政策让我有了发展壮大的信心和勇气。”倪日北认真地说道。


      2014年,王家峰面临城中村改造,瑞飞面临搬迁。“新厂房还没建好,老厂房一夜之间就拆除完毕,150余人的工资、没有完成的订单、银行催贷……瑞飞如何发展,我陷入了困境。”倪日北说,2015年,当我听到李克强总理提出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时候,我非常激动,刹那间,我感觉找到了出路。于是,有了今天的太原智慧产业园。


      倪日北说:“如何帮助园区内企业发展壮大,我无数次认真思考这个问题,但百思不得要领。2016年1月迎泽区出台一号文件扶持民营经济发展。2018年11月,山西召开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大会,30条优惠政策,条条都是真金白银的‘干货’。我知道,民营企业的春天来了。”


      园区入驻企业多为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企业,小微企业有研发需求,但没有厂房。倪日北开始思考,共享单车发展得那么好,为何不做一个“共享车间”。于是,他把其他企业拆迁遗留下的设备买下来,又购进了一些新设备,建起了“共享车间”,并以低成本的方式提供给园区企业共享使用。不仅扶持了一批小微企业,也收到了良好经济效益。


      如今,园区入驻176家企业。倪日北说:“动物界有一种动物叫小瞪羚,个子小,爆发力极好,善于跳跃奔跑。今年,在省、市、区政府的支持下,园区的这些‘小瞪羚’企业会更有动力。相信不久的将来,‘独角兽’企业也会越来越多地云集产业园区。”

      山西经济日报记者姚凡